一个没有常识、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中二病人(话痨)的自留地。
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
1. 随机事项: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大概率🐦🤣)
2. 同步内容: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3. 私人笔记: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
4. ACG 内容: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tomoko_acg。
5. 内容转发: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
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
1. 随机事项: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大概率🐦🤣)
2. 同步内容: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3. 私人笔记: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
4. ACG 内容: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tomoko_acg。
5. 内容转发: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
到达广州根据地
评分: ★★★★★
标签: 传记 人物传记
备注: 9/10 初次认识,写得很不错,就是感觉拉法耶特已经被描述成有点完美到不真实了。
历史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群像剧,总能找到各种可以作为主角的角色。这不,就找到了一位「无比熟悉的陌生人」。美国独立战争、三色旗、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他的一生将这些历史大事都串联起来了。
我也是第一次懂了攻占巴士底狱和路易十六上被推上断头台意味着什么。或许,借着这个契机或许可以玩一下育碧那部《刺客信条:大革命》,以及看看相关的纪录片电影什么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432300/
旅行 x 待人处事 x 代际差别
不过嘛,很多时候是可以反过来的。不知道你是否听过我家的一些旅行小故事。我爸特别喜欢旅行,有时跟团,有时与驴友或亲戚朋友同行,也有不少自由行的经历。因此,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有趣的事。这里我稍微提两段他们的旅程吧,很明显体现到我跟他们在陌生人的待人处事差异:
---
第一趟是父母带我的第一次出省游,去的是北京:
1. 他们在我八岁左右就跟旅游团去了一趟,那时没带我去我就在家里哭闹了好久。后来,我 13 岁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后,他们在第一个寒假带我去北京自由行,沿着记忆中的景点带我游玩。
2. 路线是飞先到石家庄在高铁到北京。不过,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就晚点了,晚点的时间比较久,航空公司作为补偿送我们去酒店吃午饭。在午饭过程中,就认识了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也准备去北京旅游(她们会在石家庄先待几天)。于是大家聊了起来,我妈还与她们互加了微信,主要是为了分享旅游攻略。
3. 接着,我们从石家庄坐高铁到北京。一下车就有点找不到路,毕竟晚点了,到北京时已是晚上 11 点。这回就遇上了一位从山东来的身高近一米九的大哥和他的女朋友,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于是,我们一起找酒店,还在酒店点了 24 小时营业的肯德基外卖一起吃。第二天各自散去,就再也没见过。但那位山东大哥的身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全程似乎都得弯着腰和我们说话。那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外卖。
4. 几天后,我们又联系上那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提议由她们当导游,我们一家当游客,这样她们能享受门票减免。于是,我们一起游玩了几天,去了天坛、长城等地方。
---
还有一次,大约八年前,父母跟团去湖南长沙旅游(这回我没一起):
1. 旅途中,他们认识了一对瑞士夫妻。女方是台湾人,男方是香港人,但两人拥有瑞士国籍,年纪比我父母稍大,在瑞士生活了四十多年。他们十多年前与亲戚一起炒房,买下我家附近的一套房子,作为来中国度假的落脚点,然后度假时就顺便报了个中国旅游团。这次旅游团里能遇上他们,真是萍水相逢的奇遇。
2. 这对瑞士夫妻成了我父母的挚友。几乎每年冬天,他们都会飞到香港和广东旅游,每次都会来我家做客。疫情期间中断了几年,但从 2023 年起又恢复了联系。今年 4 月,他们还请我一起在香港玩了三天,吃好住好。
3. 他们在我家附近买的那套房子,平时不在中国时就将钥匙交给我父母,让他们帮忙照看。这套房子今年卖出去了,我爸作为代理人帮他们处理,价格比当年买时涨了大约 50%。那个地段刚好是我家县城最抢手的地方。
4. 今年父母都退休了,但老爸被单位返聘,打算再干一阵。明年他们计划去瑞士玩一个月,顺便游览欧洲各国。到时,这对瑞士夫妻会当他们的导游。
以上两次旅行比较典型,我想他们在其他旅行中也有类似经历。这些故事并不惊险,不是旅行中遇到抢劫后被陌生人英勇救出那种情节。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觉到「这是我做不到的」。
去年,我带他们去重庆玩,这次旅行由我主导,就没那么多「奇遇」。可以说,自从上大学后,我的旅行再也没遇到过这种事。
---
今天我在规划旅行时,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1. 我主导旅行时,习惯先做好详细规划,住哪里、哪天去哪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遇到问题时,我更倾向于用搜索引擎解决,而不是在旅途中向身边的人求助。现在这 AI 时代就更加与真实的人更远了。
2. 而他们在旅行中遇到问题时,总是找附近的人帮忙,自然而然地就和各种陌生人建立了联系。不只是旅行,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每次回家,我都惊叹于父母在县城的关系网有多广阔。
---
这两个事情,几乎就确定了我不会有类似的「奇遇」。这或许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与人交往的稀松平常的故事。或许也能称得上是他们那一代的生存方式吧。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关系之类。
近几年我比较想做的事情也是「 去更多的地方,见各种千奇百怪的人 」。但很糟糕的情况是,我会不自觉地给我和我面对的人打分,然后衡量。分数高的不敢聊,分数低的看不上,就跟这个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了。
#life
不过嘛,很多时候是可以反过来的。不知道你是否听过我家的一些旅行小故事。我爸特别喜欢旅行,有时跟团,有时与驴友或亲戚朋友同行,也有不少自由行的经历。因此,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有趣的事。这里我稍微提两段他们的旅程吧,很明显体现到我跟他们在陌生人的待人处事差异:
---
第一趟是父母带我的第一次出省游,去的是北京:
1. 他们在我八岁左右就跟旅游团去了一趟,那时没带我去我就在家里哭闹了好久。后来,我 13 岁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后,他们在第一个寒假带我去北京自由行,沿着记忆中的景点带我游玩。
2. 路线是飞先到石家庄在高铁到北京。不过,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就晚点了,晚点的时间比较久,航空公司作为补偿送我们去酒店吃午饭。在午饭过程中,就认识了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也准备去北京旅游(她们会在石家庄先待几天)。于是大家聊了起来,我妈还与她们互加了微信,主要是为了分享旅游攻略。
3. 接着,我们从石家庄坐高铁到北京。一下车就有点找不到路,毕竟晚点了,到北京时已是晚上 11 点。这回就遇上了一位从山东来的身高近一米九的大哥和他的女朋友,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于是,我们一起找酒店,还在酒店点了 24 小时营业的肯德基外卖一起吃。第二天各自散去,就再也没见过。但那位山东大哥的身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全程似乎都得弯着腰和我们说话。那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外卖。
4. 几天后,我们又联系上那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提议由她们当导游,我们一家当游客,这样她们能享受门票减免。于是,我们一起游玩了几天,去了天坛、长城等地方。
---
还有一次,大约八年前,父母跟团去湖南长沙旅游(这回我没一起):
1. 旅途中,他们认识了一对瑞士夫妻。女方是台湾人,男方是香港人,但两人拥有瑞士国籍,年纪比我父母稍大,在瑞士生活了四十多年。他们十多年前与亲戚一起炒房,买下我家附近的一套房子,作为来中国度假的落脚点,然后度假时就顺便报了个中国旅游团。这次旅游团里能遇上他们,真是萍水相逢的奇遇。
2. 这对瑞士夫妻成了我父母的挚友。几乎每年冬天,他们都会飞到香港和广东旅游,每次都会来我家做客。疫情期间中断了几年,但从 2023 年起又恢复了联系。今年 4 月,他们还请我一起在香港玩了三天,吃好住好。
3. 他们在我家附近买的那套房子,平时不在中国时就将钥匙交给我父母,让他们帮忙照看。这套房子今年卖出去了,我爸作为代理人帮他们处理,价格比当年买时涨了大约 50%。那个地段刚好是我家县城最抢手的地方。
4. 今年父母都退休了,但老爸被单位返聘,打算再干一阵。明年他们计划去瑞士玩一个月,顺便游览欧洲各国。到时,这对瑞士夫妻会当他们的导游。
以上两次旅行比较典型,我想他们在其他旅行中也有类似经历。这些故事并不惊险,不是旅行中遇到抢劫后被陌生人英勇救出那种情节。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觉到「这是我做不到的」。
去年,我带他们去重庆玩,这次旅行由我主导,就没那么多「奇遇」。可以说,自从上大学后,我的旅行再也没遇到过这种事。
---
今天我在规划旅行时,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1. 我主导旅行时,习惯先做好详细规划,住哪里、哪天去哪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遇到问题时,我更倾向于用搜索引擎解决,而不是在旅途中向身边的人求助。现在这 AI 时代就更加与真实的人更远了。
2. 而他们在旅行中遇到问题时,总是找附近的人帮忙,自然而然地就和各种陌生人建立了联系。不只是旅行,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每次回家,我都惊叹于父母在县城的关系网有多广阔。
---
这两个事情,几乎就确定了我不会有类似的「奇遇」。这或许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与人交往的稀松平常的故事。或许也能称得上是他们那一代的生存方式吧。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关系之类。
近几年我比较想做的事情也是「 去更多的地方,见各种千奇百怪的人 」。但很糟糕的情况是,我会不自觉地给我和我面对的人打分,然后衡量。分数高的不敢聊,分数低的看不上,就跟这个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了。
#life
【米津玄师&宇多田光/中日歌词/完整ED】电锯人 蕾塞篇ED「JANE DOE」米津玄师&宇多田光
剪辑素材:电锯人PV@Aki惊蛰:
使用音乐:「JANE DOE」米津玄师&宇多田光
就仿佛世间 仅有你我二人
但也不过 只是南柯一梦罢了
发布视频-音乐综合-MV
历史排行榜第30位
播放量:141.66万 弹幕:2388 评论:2867
点赞:9.01万 投币:3.69万 收藏:5.96万 转发:3.51万
发布日期:2025-09-16 23:03:10
上传日期:2025-09-16 21:43:21
🔝> @Aki惊蛰:
剪辑了很久,可惜昨天凌晨住所下了暴雨断电没能第一时间发出来,不过也罢,希望大家能喜欢
评分: ★★★★★
标签: galgame R18 视觉小说 ADV Qruppo #HENPRI
备注: 9/10 红林 -> 妙花 -> 千咲都(最喜欢诺亚了,尤其是诺亚个人线,有种被全程带飞的感觉)。
游戏全过程就像在玩一部拥有三条 IF 线、时长 50H、无厘头、童话化的 Gal 版《肖申克的救赎》,我愿称之为《郁金香的救赎》。
「他」从不会退缩,靠着爱与勇气反抗这个不公的制度顺便拯救身边周围的人。好几次失败我都觉得无比绝望,甚至想要劝「他」妥协放弃了。可惜没有任何选项,我只能眼睁睁看着。
直到「他」终是飞出狭小的牢笼,朝大海远去了。我才发现,在隔壁以全知视角看完一切的钉谷先生,就是屏幕外的我——那个安于高墙内的囚禁、逐渐被体制同化、对外界充满恐惧的自己。(那么我有得到救赎么?苦笑)
PS. 特别感谢花丸凛大人,若非有您相助,断不会有如此圆满的结局。笑 :)
http://www.douban.com/game/35704336/
这又是什么摩斯密码了?!
@爱丽丝频道:
#HENPRI
@爱丽丝频道:
发布视频-单机游戏-音MAD
播放量:7.65万 弹幕:24 评论:111
点赞:592 投币:47 收藏:453 转发:464
发布日期:2024-08-27 16:16:25
#HENPRI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备注: 8/10 挺不错的,推荐有孩子的亲戚朋友以及 Z 世代的各位都看看。
书中的理论解释了很多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比如社会剥夺、睡眠剥夺、注意力碎片化以及成瘾等症状的深层诱因。(正好是我今年才鼓起勇气去面对的课题,很适合作为今年看的系列书籍的终章)
有很多地方是感同身受了。虽然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 Z 世代,但也是经历过与父母斗智斗勇的时期,不让玩电脑就要死要活,还去撞墙撞破头之类的。
至于对于已经走进怪圈,智能手机已经作为不可或缺的外置器官的大家。或许没有提出多少「行动方针」「指导意义」。总不能说今天下班就去将手机掰成两半,然后扔到垃圾桶吧。(笑,虽然做过类似的事情)我难道要走七公里回宿舍么?
或许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与各种社交网络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多一点跟好友间创造具身的回忆?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27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