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常识、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中二病人(话痨)的自留地。

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

1. 随机事项: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大概率🐦🤣
2. 同步内容: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3. 私人笔记: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
4. ACG 内容: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tomoko_acg
5. 内容转发: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
旅行 x 待人处事 x 代际差别

不过嘛,很多时候是可以反过来的。不知道你是否听过我家的一些旅行小故事。我爸特别喜欢旅行,有时跟团,有时与驴友或亲戚朋友同行,也有不少自由行的经历。因此,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有趣的事。这里我稍微提两段他们的旅程吧,很明显体现到我跟他们在陌生人的待人处事差异:

---

第一趟是父母带我的第一次出省游,去的是北京:

1. 他们在我八岁左右就跟旅游团去了一趟,那时没带我去我就在家里哭闹了好久。后来,我 13 岁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后,他们在第一个寒假带我去北京自由行,沿着记忆中的景点带我游玩。

2. 路线是飞先到石家庄在高铁到北京。不过,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机就晚点了,晚点的时间比较久,航空公司作为补偿送我们去酒店吃午饭。在午饭过程中,就认识了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也准备去北京旅游(她们会在石家庄先待几天)。于是大家聊了起来,我妈还与她们互加了微信,主要是为了分享旅游攻略。

3. 接着,我们从石家庄坐高铁到北京。一下车就有点找不到路,毕竟晚点了,到北京时已是晚上 11 点。这回就遇上了一位从山东来的身高近一米九的大哥和他的女朋友,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于是,我们一起找酒店,还在酒店点了 24 小时营业的肯德基外卖一起吃。第二天各自散去,就再也没见过。但那位山东大哥的身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全程似乎都得弯着腰和我们说话。那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外卖。

4. 几天后,我们又联系上那两位有导游资格证的女生。她们提议由她们当导游,我们一家当游客,这样她们能享受门票减免。于是,我们一起游玩了几天,去了天坛、长城等地方。

---

还有一次,大约八年前,父母跟团去湖南长沙旅游(这回我没一起):

1. 旅途中,他们认识了一对瑞士夫妻。女方是台湾人,男方是香港人,但两人拥有瑞士国籍,年纪比我父母稍大,在瑞士生活了四十多年。他们十多年前与亲戚一起炒房,买下我家附近的一套房子,作为来中国度假的落脚点,然后度假时就顺便报了个中国旅游团。这次旅游团里能遇上他们,真是萍水相逢的奇遇。

2. 这对瑞士夫妻成了我父母的挚友。几乎每年冬天,他们都会飞到香港和广东旅游,每次都会来我家做客。疫情期间中断了几年,但从 2023 年起又恢复了联系。今年 4 月,他们还请我一起在香港玩了三天,吃好住好。

3. 他们在我家附近买的那套房子,平时不在中国时就将钥匙交给我父母,让他们帮忙照看。这套房子今年卖出去了,我爸作为代理人帮他们处理,价格比当年买时涨了大约 50%。那个地段刚好是我家县城最抢手的地方。

4. 今年父母都退休了,但老爸被单位返聘,打算再干一阵。明年他们计划去瑞士玩一个月,顺便游览欧洲各国。到时,这对瑞士夫妻会当他们的导游。

以上两次旅行比较典型,我想他们在其他旅行中也有类似经历。这些故事并不惊险,不是旅行中遇到抢劫后被陌生人英勇救出那种情节。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觉到「这是我做不到的」。

去年,我带他们去重庆玩,这次旅行由我主导,就没那么多「奇遇」。可以说,自从上大学后,我的旅行再也没遇到过这种事。

---

今天我在规划旅行时,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差别:

1. 我主导旅行时,习惯先做好详细规划,住哪里、哪天去哪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遇到问题时,我更倾向于用搜索引擎解决,而不是在旅途中向身边的人求助。现在这 AI 时代就更加与真实的人更远了。

2. 而他们在旅行中遇到问题时,总是找附近的人帮忙,自然而然地就和各种陌生人建立了联系。不只是旅行,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每次回家,我都惊叹于父母在县城的关系网有多广阔。

---

这两个事情,几乎就确定了我不会有类似的「奇遇」。这或许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与人交往的稀松平常的故事。或许也能称得上是他们那一代的生存方式吧。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关系之类。

近几年我比较想做的事情也是「 去更多的地方,见各种千奇百怪的人 」。但很糟糕的情况是,我会不自觉地给我和我面对的人打分,然后衡量。分数高的不敢聊,分数低的看不上,就跟这个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了。

#life
🔖 被称“狗饭”,拼好饭是如何得罪外卖骑手的?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pinboard #life

我也没点过拼好饭,不过滴滴的特惠单我倒是经常叫。

40分钟的车程 70块,甚至终点是那种很少有返程单的地方。如果要 100 的话,我估计就会坐 1.5H 的公交车了

怎么说呢,我是一直没点过拼好饭的。因为我觉得拼好饭的定价,在我所在的地区已经超过了我认为的那些东西的底价——在国贸地区,一荤一素送上门 16 元,这合理吗?

要么一定是有人亏本了,要么就是它里面用了一些超出底线的东西。

身边有长期吃拼好饭的朋友,说和正常点的菜品品质没啥区别。再加上这几年每个平台都严抓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后者的可能性确实第一点。

但“有人亏本”的东西,我也不是那么想买……毕竟这里面亏本的不可能是大公司,要么是商家亏,要么是骑手亏。

多少有点过意不去。

这篇解释了骑手端是如何“亏本”的,它的逻辑和滴滴给司机那边配拼车单和特惠单一样——你只要跑这个平台,这些廉价单就是强制的,如果你不接这些廉价单,那么那些正价单也不会配给你。


https://www.woshipm.com/it/6259278.html

评论来源
今天第一次搞懂麻将规则,第一盘就自摸了,谢谢大家 😂

#life
🔖 Dull Men’s Club | Hacker News #pinboard #life


I am a dull man by every measure. I don't have interesting hobbies, I am not an influencer, I don't post interesting posts on social media and I don't travel a lot, I don't do extreme things, I barely have any money at the moment, I bore others, in fact when I try to amuse my colleagues or the opposite sex, my jokes regularly fall flat and even my voice is dull I believe.

But after my kids were born I noticed something: my kids loved my voice, they listened to every sentence I made, they laughed at my quirky jokes I made and they loved when I sang to them or I brought them to the park or to the nursery and when I sat them on my neck. My wife took all that from me though, so now I need to fight to get my kids back.

But the moral of the story is: dullness is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Even if you think you are dull, chances are you are not. It's just the world such a place now that the bar is raised too high that most ordinary people can't cross even by jumping over the moon.

So I don't care any more what others think of me. I came to accept my dullness and embraced it. If it bores others, I don't care.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291892
上半场只听过两首,不过八方旅人真的很不错,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开场渔村的海风,以及形势急转直下,最后故事结束凯旋回归的场景了。

#life #music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 谁把上海变成了痛城 - 触乐 #pinboard #game #life

“2025年5月2日,当我走进《明日方舟》音律联觉‘熠曲丰碑’现场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多年以前,和《魔兽世界》公会成员一起去看VGL(Video Games Live)那个遥远的晚上。”


方舟玩家真是幸福。五一假期去朋友家玩,被他拉着科普了一个小时的游戏角色。那种幸福感在我面前都要溢出来了,真好!

相比之下,崩铁最近负面节奏不断,我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崩铁玩家。

https://www.chuapp.com/article/290624.html
🔖 100 things you can do on your personal website | James' Coffee Blog #pinboard #life

感觉有点像「拥有一个房间你可以做的 100 个事情」。确实是那种感觉,我大学出来之后才渐渐学会打扫自己的房间,开始学会布置一下桌面。拥有一个事物,然后为之添砖加瓦,能够提高幸福感。

https://jamesg.blog/2024/02/19/personal-website-ideas
🔖 请不要把互联网上的戾气带来这里! - 运营反馈 - LINUX DO #pinboard #life


这是要万分警惕和坚决予以打击的!L站的愿景是成为新的理想型社区,让每一个一身疲惫的佬友在这里得到放松。哪怕有一刻放松手中攥紧的武器,徜徉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喘息和治愈。

我和管理们都始终坚定这一点,丝毫不会放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任由戾气蔓延,争端四起,最终这里的愿景将会完全破产。所以有病要医,不是同路人不必强行融合。任何把戾气带来这里,试图在这里建立另一个互联网垃圾场的人都是不受欢迎的,都要被驱逐出社区。

请好好说话,友善交流!我们完全支持、鼓励友好交流分享,每个人都可以。键盘是你与人交流分享、互通有无的桥梁,不只是你谋取私利的工具,更不是肆意挥舞用来攻击的武器。


虽然 Linuxdo 帖子的质量还是挺低的,但这点我非常赞同,现在贴吧、nga、v2ex 各种平台上的帖子好多看了都会让人抑郁,简直是没眼看。我也梦想着有一个可以让人放松的「赛博酒吧」来着。

https://linux.do/t/topic/482293
前两年我觉得非常感慨的时候截的一张图,现在就连截图的这个账号都没了 #life
什么时候可以约女生去听呢?

#life
Tomoko RD
家里的父母一直以来都在看烂片。因为各个平台及其会员纷繁复杂,他们一来舍不得开会员,二来没有识别好作品的眼光。最终结果,看的不是国产家庭伦理剧,就是抗日、建国神剧。去豆瓣上一搜,五分六分,真让我两眼一黑。
我懂那种感觉了。。。看了一部作品觉得还不错,然后将自己喜欢的点分享给别人。别人来一句「真的吗,这是这部片最烂的地方,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不会吧,这么没有品味~~」

我真是,想顺着网络飞他一个拖鞋 ---- 虽说那时没在穿拖鞋
Peace peace,坐和放宽......

#life
这段时间好几次约那种五六年甚至十六年以上没有见过的朋友。再见时,他们竟然都能马上认出我,而且还都超级热情。

有那种回到了当年的感觉。对大家之间截然不同的生活产生了兴趣,感觉怎么聊都聊不完。想稍微记录一下他们的故事了。

#life #friend
一段午休时的小插曲

中午饭后,我本计划散步消食,没想到途中遇到一名附近工厂的员工。他问我:「你知道这附近的营业厅在哪里吗?」于是,就陪了他走到了 1.5 公里外的电信营业厅。一趟来回大概走了 40 分钟。在路上也稍微聊了一下。

原来,昨晚他在刷手机时突然没了信号,所以想确认是手机还是电话卡的问题。他刚从工厂出来,还没吃饭,正在寻找营业厅,尝试过请假,但因为人手不足未获批准。而我刚吃完午饭,正一边散步一边听《读库》。

碰到他时大约是 12:30,途中他不断强调中午 1:30 他就要到岗,大约 1:15 就得回到座位上,听着工作安排挺紧凑的。他穿着统一的工厂工作服,并且工作时要穿戴帽子和鞋套。刚进厂工作一周左右,还未完全熟悉工作。

到达营业厅后,我们发现办卡或补卡需要身份证,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我尝试把他的电话卡插入我的手机,依然无信号,确认不是手机的问题。此前,我拨打过他的号码,提示关机。而且,我们所在的营业厅无法补卡,需要去 7-8 公里外的营业厅。

离开营业厅时,我建议他晚上下班后带同事一起去营业厅,记得带身份证,避免迷路。(没有互联网的当代成年人或许也是一种残疾吧?)并提议给他钱让他先吃饭,然后打车回去,好赶得上班。他拒绝了这个提议,说不好意思麻烦我这个陌生人。他还提到下班可能很晚,或许得明天再去,也不确定明天是否要加班。

不是什么热心肠的人,不过就是将原定计划的散步时间翻倍了而已。(此事在《控糖革命》里亦有记载)。以及跟他聊天,也是一种《读库》的代餐。我一般少主动帮助别人,但如果不是忙着回家玩游戏,接到求助请求时,还是愿意尽量帮忙。毕竟,有时虚荣心也是维持心态稳定的一部分。

同今天上班,只不过一般周六就是刷刷 follow 以及喝个下午茶。(不求上进是这样的了,以及感谢各大 LLM 厂商)

我一向不擅长记录故事,但今天抽空把这个小插曲写了下来。虽是流水账,也算是个记录。

#life
🔖 Making Flow –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Gints Zilbalodis — blender.org #pinboard #life

话虽如此,我认为在开始一个项目时,某种程度的天真是必要的。如果我知道会有多困难,我可能永远不会开始。但因为我没有完全理解前方的挑战,我只是跳了进去,并在过程中解决问题。


https://www.blender.org/user-stories/making-flow-an-interview-with-director-gints-zilbalodis/ Making Flow – Interview with director Gints Zilbalodis — Blender
 
 
Back to Top